关注醉寒网微信公众号

登录注册

首页| 资讯| 财经| 体育| 娱乐| 时尚| 健康| 军事| 游戏| 奇闻| 科技| 汽车| 教育| 资本| 创业| 人物| 图片| 旅游| 信仰

旅游

告诉你不知道的辽宁境内长城

分享到:

 2017-03-30 14:14:15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醉寒网 访问点击:

长城残迹

明长城曾是重要的军事屏障

2007年5月,辽宁省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正式启动,四支调查队在预定地点同时启动了年度明长城资源野外调查工作,标志着我省长城资源野外调查工作全线展开。

时隔一年后,记者了解到,我省明长城的状况已基本摸清,此次调查采集了大量的影像及各种数据资料,基本上掌握了辽宁明长城资源的类型特点、保存现状等情况。

“目前,相关工作如资料的深入挖掘、系统整理还在进行。这一切,都是为长城的研究、保护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为国家编制明长城保护规划打基础。”近日,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那么,在翻山越岭的艰苦实地调查中,考古工作者到底有哪些新发现呢?明长城的结构和走向怎么样?它们的保存现状如何?在业内人士的帮助下,记者梳理出了长城调查的一些蛛丝马迹。当然,这些仅仅是长城调查的一小部分,更多的信息、更多的结论有待于有关部门在适当的时机披露。

辽宁境内明长城长约1000公里

经过实地调查,目前已确认我省境内明长城长约1000公里,有数目众多的敌台和数百座烽火台,以及一些人工洞穴、采石场等相关遗存。调查发现,我省明长城资源有的保存完好,而且有土墙、石墙、山险墙等丰富的类型。

辽宁省是长城资源十分丰富的省区之一,历史上,燕、秦、汉、北齐、辽、明均在我省境内修筑过长城,已知长城总长约2350公里。

在辽宁省境内的明长城是明万里长城的组成部分,是明代为防备蒙古兀良哈部和女真各部的侵扰而修筑的。它起于山海关长城向北延长线——— 辽宁省绥中县境内的锥子山,历经葫芦岛、锦州、阜新、盘锦、鞍山、辽阳、沈阳、铁岭、抚顺、本溪、丹东等市,直达丹东市东北虎山南麓鸭绿江畔之江沿台止。

长城秋色

有关人员在九门口进行测距仪操作

调查开始前,据史料记载结合以往工作,辽宁省境内已掌握的明长城有两段:原蓟镇长城东部一小部分与原辽东镇长城全线。其中前一段东起九门口,向西至义院口,与河北交界,是辽宁与河北的长城出入口。原辽东镇长城(又称“辽东边墙”)从西向东贯穿辽宁全省,西起绥中县锥子山(即与蓟镇长城相接的吾名口台),东至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镇。

2007年5月长城野外调查工作启动后,调查者发现,尽管不少明长城资源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破坏严重,但令人惊喜的是,此次调查中在葫芦岛、锦州、抚顺等地区,首次找到了不同类型的长城墙体。

在锦州凌海市台子沟北山200米,调查队员发现了辽宁最高的明长城烽火台。它的主体建筑形式为白灰青砖砌筑,残高就有13.5米,而一般的明长城烽火台只有五六米高。它的上部直径达10米,下部直径为11米。

在绥中县境内,明长城为辽东镇长城与蓟镇长城的分界线,也是两镇的交汇处,在锥子山南、西均为蓟镇长城,东为辽东镇长城,在这里形成了 “三龙交汇”的壮观场面。

在对明长城丹东地区长城的走向、结构等进行全方位的考古调查中,考古工作人员发现了一段近70米的墙体,完全不符合明长城当时的建筑常规。在求助于省长城资源调查专家组后初步推断,这段墙体可能是燕、秦、汉其中一个朝代所修建的长城,也极有可能是后期修建的仅用于防止兵马靠近长城的拦马墙。在这段墙体附近,调查队员又有新收获,发现一段总长度绵延近5000米的土石混筑墙体。经专家权威鉴定,这段近5000米的墙体才是这一区域内真正的明长城遗址。

经过岁月的洗礼,一些长城遗迹已经很难寻觅。在辽阳和沈阳地区,长城属于明代辽东镇长城中的辽河套边墙,多为夯土墙。由于辽河平原地区人口稠密,活动频繁,多数地段随辽河走势而建,现在多数已经面目全非;不少长城原址,已被辟为耕地、工厂、养鱼塘等,早已无地面迹象可寻;有些因辽河改道,没入河底;有些或修堤筑坝,或被河水冲刷,早已踪迹全无;只有个别地段距河套较远,但也早已坍塌,如今有的被夷为农田,有的成为乡间土路。

因地制宜筑城千里

在明代统治的270多年间,修筑长城的活动几乎没有停止过。巍然屹立在我国北方崇山峻岭中的明长城,结构更加复杂,设施更加完善。烽火台、敌台和长城本身诸多建筑构成一道防御体系。指挥和传递消息,更为灵活迅速。辽东边墙及其沿线的城堡墩台,都是明代军事机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以往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辽东镇长城有土墙、砖墙、石墙、山险墙、劈山墙、木柞墙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修筑而成,形式多样,变化很大,构成明代长城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在这次长城调查中,再次得到证实。

在从新宾满族自治县下夹河乡平河村小夹河屯到抚顺市东洲区营盘镇的调查中,调查者发现,这段长城利用辽东山区的自然地形,在河谷地带用石块构筑墙体封堵谷口,以控扼交通线,山坡上利用山险作为天然屏障,或利用险峻的地势加工成山险墙。进入抚顺中部丘陵地带,长城多沿山脊或沿山坡取直线挖壕沟,在山脊或山坡上形成较高的墙体,外侧陡峭。

在从锦州市太和区女儿河乡华山段长城开始到凌海市境内的调查中,调查者发现,这里的长城多位于高山之上,地势险要,砌筑方法以毛石干垒为主,其中有大量山险墙并存。在翠岩山长城段发现天然山险。

在葫芦岛地区的长城资源调查中,调查者发现,长城在这里迂回曲折,绵延于崇山峻岭之间,起伏于高山深谷之中,所存墙体多在山脊上,以石墙为多,用不规则的大小石块砌筑而成,属于毛石干垒。敌台多在距墙体1至3米处,个别敌台的周围有护台石墙和护台壕沟。

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发现长城墙体类型多为毛石干垒,海拔较高,长城段落比较长,被阻断现象很少,实属罕见。

鸦鹘关城何处寻

在辽宁省境内14个市都有长城分布,其中九门口长城、锥子山长城、虎山长城等明长城为大家所熟知。在辽东东部边墙中,有些重要关城是不应忘怀的,如在明清之际对两者势力消长起过重要作用的鸦鹘关。

据文献记载,鸦鹘关距后金首府赫图阿拉仅40余公里,是明长城邻近后金的最后一关。历史上,明朝与后金彼此用兵,必先突破此处。作为明王朝扼险自固的屏障,明朝与女真之战频频在这里发生。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宽甸六堡被明朝废弃以后,鸦鹘关一带就落到了后金手里。明朝只好在距鸦鹘关老关25公里处,又筑了一道新鸦鹘关,并修了一段新长城。万历四十七年 (公元1619年)萨尔浒之战后,明辽东边防线被摧垮,明王朝完全失去了对新旧鸦鹘关的控制。至此,鸦鹘关失去了军事要塞的作用。

史书中记载的鸦鹘关究竟在哪里?在层峦叠嶂的高山中,长城调查队员开始了寻找。

分享到: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醉寒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