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醉寒网微信公众号

登录注册

首页| 资讯| 财经| 体育| 娱乐| 时尚| 健康| 军事| 游戏| 奇闻| 科技| 汽车| 教育| 资本| 创业| 人物| 图片| 旅游| 信仰

旅游

寻味肇庆,粽香不怕巷子深

分享到:

 2017-03-31 11:52:57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醉寒网 访问点击:

【图1】

端午将至,粽子飘香。提到粽子,让我不由想起上周探访肇庆端州区下瑶村的裹蒸粽家庭作坊。

裹蒸粽是肇庆众多美食中的典型代表,也是那里最受欢迎的主要特产之一。肇庆裹蒸粽历史由来已久,相传其始于秦代,当时的农民为了方便劳作,便用竹叶或荷叶包裹大米,煮熟后带到田间作为劳动的干粮,经过不断改良演变,形成如今的裹蒸粽。

肇庆人制作裹蒸粽极其讲究,除粽子外皮必须选用当地碧绿油亮的冬叶外,配料还得是上等的糯米、绿豆和肥瘦相间的新鲜五花肉。备齐原料后,浸泡糯米和绿豆,并把绿豆去皮,再加五香料和曲酒腌制猪肉,所有基础工序完成,剩下就是包粽子了。在固定的三角形模具中铺上几片冬叶,加入两勺糯米,再添一勺绿豆和两块猪肉在中间,最后再加几勺糯米覆盖猪肉,就可以包裹缠线,完成一个粽子制作的全过程。而裹蒸粽下锅煲煮则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包好的粽子一起放入大号不锈钢桶中明火煲煮近8小时,直至粽子完全熟透,方可出锅。所以家庭作坊的主人一般都会通宵熬夜才能保证按时交货

图文/@弹指间行摄 (版权所有,商用联系)

【图2】

在下瑶村的刘姨家,我了解了裹蒸粽制作的全过程。在备齐原料后,驾轻就熟的刘姨不用一分钟便可包好一个粽子。临近端午,他们家的粽子订单骤增,每天平均都要制作超过400个,数量比平时增长了4倍有多,完全靠她与丈夫徒手完成。在裹蒸粽早已成为工厂流水线生产的商品的今天,这种隐于城市居民小巷中的粽子手工作坊显得有点微不足道。但粽香不怕巷子深,刘姨说相对于工厂批量生产的裹蒸粽当地许多酒家和街坊会更青睐于这种家庭作坊出品的手工粽子。听罢,我想这其中的区别,味道毋庸置疑,更多的应该是一种饮食文化和味觉习惯的驱使,那是一种难以忘怀的舌尖味道和情感记忆。刘姨还说,她们不求生意做大,因为那样一定会影响粽子质量,两口子量力而行收支够过日子就成。

小生活,大味道,情满其中!

【图3】

村口流动的菜贩。

【图4】

小瑶村口,打牌的老人,处处都彰显一派祥和的氛围。

【图5】

小巷正对着就是刘姨的家。

【图6】

耍帅的小屁孩们。

【图7】

村口的神坛。

【图8】

小巷深幽,粽子飘香。

【图9】

碧绿油亮的冬叶。

【图10】

浸泡并去皮的绿豆。

【图11】

加五香料和曲酒腌制猪肉。

【图12】

在固定的三角形模具中铺上几片冬叶。

【图13】

刘姨驾轻就熟。

【图14】

借助模具不仅方便包裹,还可以让粽子大小相差不远。劳动的智慧源源不断。

【图15】

配料一样不能少。

【图16】

在狭小的房子里,一场粽子“大战”悄无声息地上演。

【图17】

不忘对着我的镜头憨笑。

【图18】

添一勺绿豆和两块猪肉在中间。

【图19】

最后再加几勺糯米覆盖猪肉,就可以包裹缠线,完成一个粽子制作的全过程。

【图20】

刘姨忙的不可开交,口上在讲解手里也没停住。

【图21】

不一小会,粽子已经堆积成山。

【图22】

全是刘姨的杰作。

【图23】

准备下锅的粽子。

【图24】

13元一个。

【图25】

裹蒸粽个大,吃一个饱一天。

【图26】

豆沙粽子,甜味。

【图27】

香喷喷的粽子新鲜出炉。

分享到: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醉寒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