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醉寒网微信公众号

高考前逾七成考生烦恼焦虑 家长应这样做

 2017-04-04 13:04:17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醉寒网 访问点击:

每年一度的高考(精品课)即将到来,这几乎是所有中国父母和子女都要面对的一项大事。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家李玉焕介绍说,有一项考前考生心理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90.4%的考生害怕考不好让父母失望;79.3%的考生认为高考是人生大事因而备考应考十分紧张;77.1%的考生对高考信心不足,并有自卑心理;76.8%的考生注意力不集中;75%的考生烦恼、焦虑。

考生:客观估计自己可减缓焦虑

考试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当学生意识到考试情境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威胁时,就会产生这种紧张的内心体验。市心理医院专家王立涛介绍说,考试焦虑具有以下三种成分:一是认知成分,以担心为特征的、由消极的自我评价所形成的意识体验。二是生理成分,表现为心率加快、呼吸加剧、肠胃不适、多汗频尿等。三是行为成分,多余动作增加,或胡乱答完卷子、早早离开考场等。考试焦虑是由上述三种基本成分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

考试焦虑的客观因素由考试的重要性、难易程度、竞争程度和父母的关注组成。引起紧张的重要原因是诸如考不好不能进重点大学、没法向父母交代;“我成绩一直不好,拿不到毕业证怎么办”等无端的担忧,这种担忧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影响了平时的复习和临场的发挥。考试焦虑的主观因素则由个性、考生过去经历、复习准备情况和对考试的看法组成。个性敏感,易焦虑,过于内向,缺乏安全感、自信心,做事追求完美等个性的考生较易产生考试焦虑。同时,考生如果把过去考试失败归结为自己不聪明、能力差、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面临考试,也会紧张焦虑。此外,复习准备不足,对考试没把握以及把成绩不好等同于不聪明、没优势、没本事、被人看不起、对不起父母……这样的考生也极易焦虑。

王立涛表示,应对考试焦虑无外乎以下几点:客观估计准确定位、正确认知增强自信、注重过程淡化结果、认真复习合理安排、科学用脑注重效率、睡眠充足劳逸结合、饮食清淡营养丰富、优化情绪从容上场。

“目前我的总分在哪个分数区域?有可能考取哪所中学?离我心目中的学校还差多少?我的强项、我最拿手的科目是哪些?考生需要对自己的优缺点进行理性地分析。”王立涛表示,正确认识自己能降低一半的焦虑,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减低风险。同时要暗示自己:考试就像平时测验,无非做几道题而已,紧张只是因为把这场考试看得太重。在临近考试时,要做到过程和结果的分离,即只要注重平时的复习,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就行了,至于考试结果则不要过多地考虑,不断提醒自己“只要自己尽力就行了”。

此外,王立涛表示,习惯于开夜车的同学,应从考前二、三周开始,将晚上睡眠和早晨起床时间慢慢提前,每天提前约半小时,以使大脑的兴奋点与中高考时间同步,即:在上午9?11点,下午3?5点达到最佳的情绪状态。

家长:密切亲子关系最重要

在考生调整自己的学习与心理状态的同时,家长们也迫切需要了解如何协助考生的方法,引导考生正确对待中高考。

“距离高(中)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处于什么状态?或者说,家长认为什么样的状态才是考前应该具备的良好状态?”市心理医院专家刘彩兴表示,家长要做到正确认识考试、了解孩子,陪伴孩子轻松度过人生大考关口。

刘彩兴表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家长应该正确、客观、脚踏实地地评估孩子,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去帮助孩子,接受现实和现状,发挥出实际水平或者较高水平。只有了解孩子的需求,并且明了这些需求分别是哪些方面,家长才能有的放矢地帮助孩子。此外,亲子关系是人际关系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之一,如何建立密切的亲子关系值得我们家长思考。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情升智降’,意思是情绪与智力息息相关,只有情绪稳定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刘彩兴介绍说,情绪是对某一刺激所做出的复杂的反应,包括认知的评估、主观变化、自主的和神经的唤起、行动的冲动以及准备用来对引发这一系列复杂反应的刺激施加影响的行为。家长需要从物质方面照顾好学生的起居,从心理方面调节自己和学生的情绪。同时,应根据自己和孩子的特点,制定个体化、个性化的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启发、帮助考生运用科学的心理方法更好地调节身心,以健康的心理、饱满的情绪迎考备考。

关键词: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醉寒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醉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醉寒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