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醉寒网微信公众号

高州木偶戏艺人陈文琰专访

分享到:

 2017-03-30 14:03:41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醉寒网 访问点击:

高州木偶戏艺人陈文琰专访

时间:2016-01-25


地点: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县观山寺


采访背景:高州木偶戏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组成成分,于2005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陈秀琰师父所在的高州市木偶越剧团建立于50年代初期,是粤西地区唯一粤剧形式的大型木偶戏表演团体。在挖掘和传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技巧,被专家誉为一枝独秀的“南国奇葩”。然而享有民间文化瑰宝美誉的木偶戏在如今流行歌曲盛兴的社会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所以我们希望能通过对陈秀琰的专访,让更多人了解木偶戏艺人,接触和了解木偶戏,支持木偶戏艺术文化的发展。


采访者:广东医学院“荔枝红”服务队

被采访者:高州市木偶粤剧团表演艺人及木偶雕刻制作者陈文琰


采访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木偶戏的?至今多少年了?

陈文琰师父:我是从1998开始学的木偶戏,至今已经有17年了。


采访者:您是跟随哪位老师学的木偶戏,分别学了哪些戏?

陈文琰师父:主要有两位老师,学了十几套木偶戏,主要有传统剧(如二气周瑜)、神话剧(如孙悟空三大白骨精)、儿童剧(如快乐的企鹅),一般是观众喜欢看什么,我们就学什么。


采访者:学木偶戏难不难?您觉得作为一位木偶戏表演者应具备的基本功是什么?

陈文琰师父:挺难的,当年和我一起的一共有10个学员,要经过培训和考核,比较严格,需要人体功考试,最后还剩下两个学员,但是由于耐不住磨练,也退出了,最后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基本功是人体功,就是木偶要做的动作,表演者首先要掌握,要将木偶的情感和表演者的情感融合在一起。


采访者:您为什么会对木偶戏感兴趣?

陈文琰师父:我父亲是以雕刻木偶为业的,1992年跟随剧团到北京,1997年到过香港,特别是97年的香港之旅,父亲认为木偶戏表演者可以随剧团到各个地方,觉得木偶戏有发展前景,所以比较支持我学木偶戏,而且我也觉得学习木偶戏可以周游世界各地,比较有趣。


采访者:您参加过哪些演出?哪些演出让你印象最深刻?

陈文琰师父:我参加过的演出比较多,主要有香港中国传奇文化节演出、香港市政府成立十周年庆典演出、香港文化园演出、香港塔木莲香庆典演出和2010年世博会演出。印象最深刻的是2010年的世博会演出。


采访者:您表演的时候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或者感觉?

陈文琰师父:木偶粤剧必须要将人的情感通过木偶生动形象表演出来,木偶的动作变化多端和表情丰富,所以表演风格和技巧要灵活。


采访者:您认为高州木偶粤剧团的木偶戏相比于其他地方的木偶戏所具有的特色是什么?

陈文琰师父:木偶戏有皮影戏、吊线木偶戏、布袋木偶戏(福建泉州)和杖木木偶戏。我们的是杖木木偶戏,木偶相对于吊线和布袋木偶戏较大,一般有5或者6斤重,重的达到10斤,所以对木偶戏表演者的要求更高。而皮影戏主要是在屏幕上表演,木偶形似纸片的形式。此外,高州木偶戏又分大型、中型和个人木偶戏,我们剧团是粤西地区仅存的大型木偶戏剧团。高州其他地方的木偶戏又名鬼仔戏,主要是用地区方言来表演,而我们用粤语来表演,所以观众更广泛,传播得更广。另外,其他木偶戏主要是内足,即操纵的木是放在木偶身体内部,这样会局限到木偶的动作。而我们采取外足,木偶表情比较丰富,动作也较多。


采访者:我注意到你们的剧组名字是木偶粤剧团,而不是木偶戏团,那么你们的木偶戏和粤剧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陈文琰师父:我们的木偶戏是以粤语为表演语言,表演者既要掌握木偶的表演动作和神情,又要将这些动作和神态通过木偶表现出来。可以说粤剧表演者做得到的,我们也能做到。但我们能做到的,粤剧表演者未必能做到。


采访者:现在的木偶戏表演者生活状况如何?你们一般接受什么类型的表演?

陈文琰师父:生活方面还可以,政府比较重视,已经纳入为公益性表演团体,由地方收入差额补贴,政府全额拨款资助。因为我们的戏班有20编制,然后木偶的雕刻也是根据需要表演的剧本量身雕刻,再加上木偶的运输和人员的住宿安排方面,所以我们一般接受庙宇开光和庙宇诞辰之类的表演,在本地一场木偶表演约为7000到8000,到深圳等地方一般为15000到20000。但是现在演出场次比较少,以公益性为主,全面配合市委的工作。除此之外,我们还会义务到学校演出。


采访者:对于现在的木偶戏发展状况,您有什么的看法?您觉得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陈文琰师父:受文化娱乐多样性的直接冲击,现在木偶戏演出场次比较少,我觉得木偶戏要与市场结合,适应时代的需要。同时发挥人不能表演出的木偶长处。例如我们表演的儿童剧出自于教科书,将教育性、知识性和娱乐性综合于一体。


采访者:您认为木偶戏将来要往哪方面发展?木偶戏的发展前景如何?

陈文琰师父:政府现在也很重视这个问题。采取“上山下乡”政策,曾组织40班木偶戏到广大乡村义演宣传,而且也发动“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到部分学校进行演出宣传,吸引了许多学生。同时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周泽明副教授也将木偶粤剧和现代歌曲相结合,不断创新,代表作品有《鉴江山歌》、《冼夫人之歌》和《艾歌一曲颂高粱》。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加上更加多的宣传和发扬,高州木偶戏的未来仍然是充满希望的。



采访者:现在的年轻人似乎对木偶戏不太感兴趣,木偶戏是否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针对这一现象,您觉得该怎么办?

陈文琰师父:确实是,有很多小朋友感兴趣来学的,坚持不久,而且那些家长认为孩子学这些没什么前途,所以也不是很支持。所以我们决定从小抓起,就是“非物质文化进校园”,先培养木偶戏的兴趣者,再慢慢引导他们。


结束语:通过对陈文琰师父的采访,我们加深了对木偶戏的认识,也为自己作为高州人而自豪,同时意识到传承非物质文化木偶戏的责任。在此,我们祝愿陈文琰师父的演艺道路越来越宽敞,高州木偶粤剧团发展越来越好。木偶戏这项文化遗产在将来越来越昌盛。






分享到:
关键词: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醉寒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醉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醉寒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