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醉寒网微信公众号

刘仰:活跃传统节日,得从文化入手

 2019-02-21 08:15:09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醉寒网 访问点击:

  故宫搞了一场绚丽的夜间灯光秀,使得刚刚过去的元宵节成为舆论关注的话题。有人表示赞赏,有人表示不屑。还有人把国内各地元宵节在公共场合的活动拿来作比较。这种关注的另一个背景是,近年来,关于外国节日和传统节日的议论日益热烈。它显示了文化自信的大众需求,也反映了节日活动组织者在文化层面思考程度的水平。

  所有的节日都是一种文化推广。节日属于大众,或者属于大众中的某个特定群体。因而,节日自古以来就是大众文化最有效的推广方式。举例来说,当社会底层的群众日日都要辛苦劳作的时候,一神教根据上帝创世的神话说上帝第七天休息,所以大家也应该第七天休息。于是,这种宗教就容易获得广泛接受。在宗教氛围浓厚的地方,几乎每个节日都是宗教性的,或者说宗教总要创设很多节日,目的就是利用节日宣传宗教的各种观念、制度,从而在大众层面形成对于宗教文化的广泛接受和共识。

  中国从来就是以世俗为主的社会,但并不排斥宗教。因此,中国传统节日与宗教也有结合。但从本质上说,中国传统节日都是以宣传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为主。由于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农业社会,传统节日也经常把农业社会的一些基本知识融入其中。这些知识既有关于农业生产的,也有其他方面。例如,端午节习俗中有些就是针对冷热季节变换时一些必要的卫生保健常识。孩子喜欢过节,实际上就包含了以孩子喜欢的方式宣传文化的做法。这种做法,不光中国如此,其他国家、其他文化都如此。

  新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是国庆节,它包含了对国家的颂扬,并将这种颂扬传播给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年人和孩子。此外还有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等新创制的节日,都体现了这个国家的政治理念和文化。很显然,三八妇女节是关于男女平等的,五一劳动节是赞美工人阶级或者说劳动阶级的。

  今天,大量西方节日进入中国,必然带有西方大众文化深刻内涵。它的目的就是宣传西方的大众文化。其特征不外乎两点,一是宗教,二是商业。在西方节日面前,新中国带有政治理念的节日文化,例如五一劳动节,传播力似乎降低了。这种现象就是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所说的“软实力”较量。因此,近年来,针对西方节日与传统节日的热烈议论,的确显示了中国人文化自信的上升,但我们也看到一些问题。

  比方说,西方有情人节,我们也搞一个中国情人节。其结果无非是日子、来源不一样,本质上都是单身、约会、送玫瑰、送礼物,还是落到了商业文化的窠臼之中。利用传统节日向大众宣传自身文化,立意当然很好。但传统文化如何与现实结合,如何将传统变成现实中能够受欢迎、能够不断传承的活的文化,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它需要政府和学者共同研究。一方面需要确认有益的文化价值观,另一方面需要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尤其是让孩子们在喜闻乐见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文化的核心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故宫的尝试值得肯定,也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作者是北京学者)

关键词: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醉寒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醉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醉寒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