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醉寒网微信公众号

苗绿:国际会议太缺少“中国声音”

 2019-02-23 08:15:05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醉寒网 访问点击:

  2月15日至17日,笔者所在的全球化智库(CCG)受邀参加了在慕尼黑举办的安全会议,并首次承办分论坛。三天的时间让笔者感受到当今世界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下,国际社会对中国话题的普遍关注以及来自中国解释声音的不匹配。

  慕安会开幕前发布了年度安全报告《全球拼图:谁来拼起碎片?》,提及全球秩序正在重新洗牌,而中国崛起被认为是全球新秩序重组的关键。所以“中国挑战和应对”议题就被与会的北约相关国家及欧美国家传统盟友所讨论。他们先入为主地认为中国会成为“挑战者”而非“建设者”。

  会议官方边会中至少有七、八场直接涉及中国话题,包括南海争端、中国崛起与跨大西洋联盟的应对、中国软实力全球影响力、中国网络技术安全带来的“威胁”、中国区域倡议与全球多变秩序重塑、“一带一路”与印太战略以及北约防务等。但笔者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情况是:中国议题远超到会参与的中国嘉宾。除了“‘一带一路’:中国、欧盟及‘16+1合作’”研讨会由中国人主办,另外南海问题一场有两位中国专家出席以外,其他各场官方边会有关中国主题的研讨会竟没有一位正式的中国研讨嘉宾。

  走访其他各个分会场房间,即使不是以中国为主题的边会,很多时候也必提中国,而且其中普遍存在对中国的误解和成见,却极少能举出具体有说服力的案例和数据支撑。因为没有中国人在场,这种负面情绪更容易扩散和加深,并形成氛围,这种缺失也让中方没有做反驳或解释的机会,对争取国际理解很不利。

  在“一带一路”分论坛上,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主席罗恩·约翰逊毫不客气地“开炮”,声称中国正在强迫外方企业转让技术,盗用知识产权,指责中国存在不公平贸易等。而与会中方嘉宾先是指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同时针对美方提出的技术转让问题用美国商会的数据进行了有力反驳,最后表达中美两国应该用对话而非对抗来解决两个大国之间的问题。有力回应美方挑战同时,也让现场听众了解了中方的进步和立场。

  会场外也是发出中国声音的重要舞台。中国智库更多参与国际会议的重要性在这里也体现出来。因为慕黑会的会场只设在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庄园酒店,以致空间并不大的酒店十分拥挤,各国首脑,防长、外长、学者随时在早餐和电梯里碰到,这也为我们与各国人士沟通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很多政要和智库人也把会议作为双边会见交流的好机会,比如笔者参会前就收到新当选德国基民盟主席克兰普·卡伦鲍尔的邀请,会议期间专门约见了我们。

  以中国目前所处的国际地位和实力,一举一动都会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我们需要主动走进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话语体系中,消除误解、增进理解、实现合作、避免对抗。这些工作都需要更多的主体走出去,为一个多元、和平、建设性的中国发声。(作者是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兼秘书长)

关键词: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醉寒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醉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醉寒商讯